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政府官员的气质(风度翩翩。他的气质是如何炼成的)

日期:2021-04-06 08:54:08作者:养正学习图片:未知人气:+

2021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5周年纪念日,他的名字,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怀念。

年少时,他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毕业临别时,他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语。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在被病痛折磨时告诉工作人员:“以后不要再叫我总理,叫恩来就好。我现在没有为人民、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了。”

去世时,他没有子女和遗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流泪送别,联合国为之降半旗,他的骨灰撒向了大海.......音容犹在,丰碑永存!谨以此文向周恩来总理致敬,他的精神将一代一代鼓舞后人。

▲周恩来总理像

在众多的伟人中,周恩来总理的品格、精神、气质、仪表都堪称典范,是国内外公认的美男子。

在网上有网友这样说:如果有几近完美的男人,那一定是周恩来! 周恩来:一位零差评的传奇人物。

陈毅说:“真正廉洁奉公,以正治国,恩来也!”

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于右任说:“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

冯玉祥评价说:“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

不仅中国人感叹和钦佩,外国人也同样感叹钦佩!

美国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在他撰写的《论中国》一书中这样评价周恩来:“他是我在60年来的公职生涯中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他风度翩翩,目光炯炯,表情丰富。他能以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压倒谈判对手,能凭直觉猜到对方的心理活动。”

在谈到周恩来的外交风格时,基辛格说那是“非常典雅”的。“他总是显得那么从容不迫。这不仅说明他能力非凡,而且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基辛格说,他曾开玩笑地对周恩来说:“如果你到华盛顿来,我会感到难堪的,因为那里的高级官员做不到这样。”他还感慨地说,“周恩来对人谦虚礼貌是处处都体现出来的。

▲尼克松访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说:“我1972年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是我获得的最深刻印象之一。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回忆周恩来,评价他是:明星气质的职业革命家。

▲周恩来总理会见田中角荣

美国作家海明威1941年在重庆与周恩来交谈后表示:“如果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典范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就我来说,我被这位魅力十足的人强烈地吸引住了。”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评价周恩来说:“周恩来作为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初次见面时就打动了我。这是一位英俊潇洒、有着一双黑色大眼睛的伟人。”在其自传中他评价周恩来说: “周恩来是一位具有古典风格的总理大臣。”

他是中外名流口中的优雅君子,

大国风度与和蔼可亲,在他身上完美地统一,让全世界都为他的风采所折服。

1954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霸气,大步流星地步入会场,引来在场所有人的瞩目。

▲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在中外名流的评价中,都无一例外的盛赞周恩来总理。或赞其完美,或赞其典雅,或赞其英俊潇洒,或赞其具有明星气质,或赞其魅力十足。

▲周恩来总理

对于周恩来总理,我一直怀着无比崇敬而又仰慕的心情。他的品格如青松一般高洁,他的气质如兰花一样优雅,他的坚毅如高山一样峻朗。他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凛然,令人肃然起敬,又有一种谦恭温和的神色,让人倍感可亲。无论何时,只要看到他的照片,就会油然生发一种神往和向上的力量,他是我崇拜的偶像。

我时常在想,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身上能散发出这么大的魅力和能量?他的气质为何能如此优雅和高贵 ?

周恩来总理的相貌是天生的,毫无疑问他是美男子。如果周恩来总理仅凭相貌堂堂就能打动这么多人,可能未必,而更重要的是他内在的气质,外在的的言谈举止,这些都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今天我们再细看周恩来总理这些照片,音容笑貌,行止坐立,都无一不散发出一种让人着迷,肃然起敬的神采和风范。

▲周恩来年轻时

周恩来总理是如何修炼出这么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我们也许无法拥有周恩来总理仪表堂堂,帅气威武的相貌,但我们却有可能像他一样修炼出浑身散发魅力光芒的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往往是后天养成的,周恩来总理也不例外。

翻看周恩来总理的一些传记,细细品读他人生的过往经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和缘起,也许这些就是铸就周恩来总理气质的原因所在。

一,良好的家风与家教

据《周恩来家世》一书记载:周氏家族的始祖,是宋代绍兴宝祐桥的周敦颐(1017—1073)。他是周恩来的祖先。从周敦颐算起,周恩来是其第二十一代后人。周恩来的祖父是周起魁,父亲是周贻能。周家本是名门望族,后日渐衰落。

在《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中记载了周恩来童蒙时的经历。

周恩来的生母万氏,性格爽朗,精明强干,乐于助人。

▲生母万氏(左)嗣母陈氏(右)

为了给小叔“冲喜”,周恩来1岁时就被过继给有肺病的小叔周贻淦为子,不久嗣父就去世了。幼年的周恩来就由守寡的小婶母陈氏养育。陈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饱读诗书,很有学问,从小就悉心教导陈氏。所以陈氏擅长诗文书画,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她是周恩来文化上的启蒙老师。从4岁起,陈氏每天教他读书识字,背诵唐诗宋词,还给他讲故事。

5岁时,嗣母陈氏又把他送到家塾里去读书。之后周恩来先后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诗经》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书籍。

陈氏还为养子周恩来请了一位勤劳善良的乳母——蒋江氏。周恩来后来再回忆童年生活时曾说到三个“母亲”。“我的生母慈祥,温柔,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我与世无争。我的嗣母才学出众,她的父母很开明。她教我热爱知识,学会动脑筋。我的奶妈(蒋江氏)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蒋妈妈家境贫寒,在用乳汁哺育恩来成长的同时还向他讲述了劳动人民的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

1907年、1908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和养母陈氏相继去世。他对嗣母感情最深,直到嗣母去世前,周恩来几乎一天也没离开过她。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慈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继承过来的。”

▲少年周恩来

由于父亲和伯父在外地谋生,小叔父早逝,三叔父周贻奎又是个身体偏瘫的残疾人。在周家同辈人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周恩来了,因此他又担当起主持家政的责任。这个家已债台高筑,少年周恩来不得不强装笑脸继续去典当借债度日。这一时期,是他最困苦的时期。几十年后周恩来曾回忆道:“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子,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的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周恩来才重又获得读书机会。周恩来表舅龚荫荪同情他的困难处境,便让他到自己的家塾来读书。龚荫荪博学多才,善于讲故事。什么“岳飞大闹朱仙镇”,“林则徐虎门烧鸦片”等,每逢这个时候,周恩来都听的津津有味。表舅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人,他对孙中山的主张非常支持,还变卖家产支持革命。这些都深深的影响着周恩来,龚荫荪是周恩来政治上的启蒙老师。

二,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远志向

1910年,周恩来伯父周贻庚从信中了解到了家中发生的一切,很同情侄儿的处境,通过字里行间的所思所想,周贻赓对这位侄儿的才学和品行十分欣赏。于是把周恩来带出了淮安,到东北生活。周恩来后来回忆:“12岁那样,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也是无所成就。

周恩来1910年来到东北,先在铁岭上小学,后又转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10门。在这里,周恩来“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由于广泛阅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周恩来的作文尤受老师赞许,常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

▲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1910年,日本吞并了与东北仅一水之隔的朝鲜,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周恩来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引起了历史老师高戈吾的注意。在高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革命书籍。他自己还订了当时奉天出版的《盛京时报》,养成了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

1911年的一天,正在上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为父母报仇,为做大学问家,为知书明礼,为让妈妈妹妹过上好日子,为光宗耀祖,为挣钱发财……等到周恩来发言时,他说:“为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听到一惊,又问一次,周恩来又加重语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让魏校长大为赞赏。

三,终身恪守南开学校镜箴(又称《容止格言》)

1913年,周恩来从东关模范学校毕业。2月,伯父周贻庚到天津任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15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一起来到天津。此时将求学的新目标定在天津的南开学校,并以优异成绩被南开学校录取。南开学校学术空气浓厚,教学作风民主,并以管理严格而著称。

张伯苓担任这所学学堂的监督,总管学校一切事务。

张伯苓本人非常注重仪表,希冀南开学子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起居做起,焕发精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南开校规明确规定:“体态松懈,言语蛮横,奇装异服,光彩华丽,凡一切惹人注目之行为装饰,皆行禁绝。”(《南开周刊》,第1卷)

▲南开学校《容止格言》

他订立的四十字镜箴,又称《容止格言》。由南开学校创始人之一严修书写:“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四十年校庆纪念特刊》)在“南开系”各校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仅次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

南开在重要通道处都设有大镜子,镌刻这段镜箴,要求南开学子注意整洁的仪容仪表、平和的修身养性、蓬勃的精神状态,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言行举止。第一个镜箴竖立的具体位置在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一说校门入口处一侧)。

每个学生走进学校时,都要先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是否符合“镜箴”的要求。

南开的人格教育和道德训练,就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起步,从日常举止的点滴行为起步。张伯苓校长曾有段风趣的话:“人可以有霉运,不可以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可以好转。”

南开校友、历史学家何炳棣曾用一个法文单词“chic”(音译歧克,含义为时髦、漂亮、潇洒、高雅等),形容南开风格,而且认为“30年代的南开中学是全国‘chic’的先驱和标准”。

镜箴不仅对南开学子影响深远,而且美名也是传播国外。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来南开参观,见学生仪态与其他学校所见者不同,询问原因。张伯苓苓引他至镜旁,详加解释镜上箴词,于是了然,回美国后还提及。(张伯苓《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短短四十字的“镜箴”不仅印在了无数南开人的心中,也让周恩来自觉地以此规范着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当我们今日看着周恩来总理那一张张照片和旧影,品读这四十字“镜箴”,周恩来总理每一条都做到了,他是南开学校“容止格言”的最佳榜样和楷模。

▲南开上学时周恩来

对细节的关注近乎苛刻,周恩来历来如此,这似乎也是他一直要求自己保持的政治形象,那就是没有任何瑕疵,在如今留存的影像中我们看到周恩来从来都是衣冠整洁,举止得体,他不但要系好每一个扣子,哪怕只是米粒大的污渍他都会马上用湿毛巾仔细地擦去,即便是在家里,周恩来也总是衣着严整连领扣也不放松,据说周恩来就寝的时候从外衣裤到内衣裤他一定要从下往上一件件地叠放好,第二天起来又从上往下一件件取来穿上,按部就班,就好像面前有个摄像机随时记录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永远保持着自己的形象。这体现了《容止格言》中的:衣必整,纽必结。

越南前领导人胡志明有一次访问北京,天气炎热,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两位领袖脱衣赤膊高谈阔论,这件事传到周恩来那里卫士们开玩笑说幸亏总理没去,总理要是去了可该怎么办,周恩来只是笑,末了说一句,也许就谁都不用脱了。从这则小事中不难发现,周恩来总理恪守着《容止格言》中的:“勿怠、宜庄。”

可以说《容止格言》中的精神贯穿了从南开学校到周恩来总理的最后时刻,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

在南开学校周恩来并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他广泛阅读中外历史书籍。他爱读的中国史书很多,其中有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汉书》、《三国志》之类的书。周恩来曾用节约下来的钱,买了一部用连史纸(即“连四纸”)精印的司马迁的《史记》。据周恩来当年的老同学回忆,他把这部《史记》读得很熟。

通过条分缕析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周恩来总理的气质

一是来源于家庭环境的熏染。

比如生母万氏的开朗,善良,宽容和大度,纵观周恩来总理一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是毛泽东最得力的助手和支持者,他的大度和居高位而不争的精神,令人钦佩。养母陈氏给予周恩来良好的诗书启蒙教育,并且培养了其安静沉稳的性格,周恩来总理处事沉着冷静,沉稳干练。奶妈则培养了他大公无私,朴素的品质,周恩来总理一生俭朴,无论是自己还是对家人都要求严格,身后没有留下遗产。

二是来自于学校和教育的熏染

表舅和历史老师高老师则激发了他高远的爱国志向,正因为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所以周恩来总理身上散发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他是一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身上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大无畏精神。

在仪容仪表,气质风度,着装的一丝不苟上都显示出他在南开中学深受《容止格言》以及校风的影响,周恩来总理恪守一生。

三是来自于诗书的熏陶

周恩来总理自小受到诗书经典的熏陶,不仅背诵唐诗宋词,学习《论语》、《孟子》、《诗经》,长大后又喜欢阅读史书,在古典文学,古代经典的浸润下,周恩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他的身上有一种温润如玉,玉树临风,谦谦君子的儒雅风范。

以上是构成周恩来总理风度高雅,仪态翩翩气质的底色。

伏尔泰曾说:“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入迷。”

周恩来总理正是这样一位使人心灵入迷的伟大人物。

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9065.html

养正学习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