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挽回 > 文章详情

被女友劈腿多久能走出来,从分手/背叛中走出来

日期:2021-04-10 09:13:41作者:戴梦令情感图片:未知人气:+

我的读者私信分两种:

一种是分手后会痛苦,但是很快可以走出来,开始下一段恋情也很快;

另一种就是分手后痛不欲生,感觉去了半条命,更别说遭遇背叛了,这一类起码都有个一年半载才会彻底恢复,更难展开新的感情。

通过搜集资料我发现,这两类人有一个显著的区别:

分手后很快走出来的人,在失去一段感情的时候,没有“撕裂感”;

而大部分很难走出来的人,描述的感受都是:“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都没有了,随着那个人的离开,都被带走了。”

有人说,分手很快就复原的人,是没有真心投入,所以才会这么轻易就遗忘上一段恋爱。反之,大部分人都认同撕心裂肺的爱情,才是“真爱”。

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两种人的爱情都是“真爱”,它们从本质上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是:

第一种人,将“自我”投射到伴侣身上比较少,所以在失去伴侣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撕裂感”;

而第二种,投射比较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强烈的毁灭感。

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失恋这件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自我探索实现自我疗愈的。

来看一个遭遇背叛之后,重度抑郁的妹子,通过自我成长化茧成蝶的案例。

01遭遇分手/背叛为什么我们很难走出来?

读者小张的私信:

“我一个女性朋友经常来我家吃饭,某天她来的时候,男友做了一道黄豆烧牛肉,我不喜欢吃黄豆的,可是看到我朋友吃的津津有味,一直守着这道菜吃,我就感觉到不对劲,悄悄查了一下男友的手机,果然两人勾搭上很久了。”

小张在男友手机里发现了很多照片,视频,都是男友和自己的朋友小静开房的时候拍的,很多都不堪入目。

小张说:“我看到的时候,就感觉一瓶硫酸泼在了我的心脏上,我甚至听到了我心头肉被烧得滋滋作响。”

小张跟男友摊了牌,然后提出了分手,男友没有辩驳,只是说:“都是我的错,你不要怪她。”

“听到他还护着那个女的,我真的杀人的心都有了,我直接扇了他三个耳光,他没有躲”小张说。

小张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子,她从男友家搬了出去,照常上班,社交,表面上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可是我自己知道,我的灵魂都腐烂了,都被烧没了,不就是背叛吗?怎么就这么痛呢?我怎么就感觉我快活不下去了呢?”小张对我说。

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失控,和亲密关系结束之后的“毁灭感”,跟身份认同有关。

在童年期,如果儿童缺少主要照顾者父母的照顾,他们会形成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他们会想象一种理想化的父母,并幻想与他们一同生活,以弥补真实环境中情感缺失的情况。这种想象的联系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为自己减轻现实中的与父母没有联系的痛苦感受。

当孩子长大成人,开始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这个“理想父母”的角色,就被投射到了伴侣身上。伴侣一旦离开,就会引发童年期的原始创伤,幻想破灭了,巨大的痛苦和无助扑面而来。

天下没有哪一对父母是完美的,完美到能够满足婴儿的每一个需求,只有尽量照顾地很好,和没有照顾得很好的区别,这也导致了主体在成长之后,对“理想父母”执着程度的不同。

没有照顾得很好的主体,对“理想父母”认同地越执着,产生的爱情就越强烈,幻灭的时候,带来的痛苦也越深刻。

尽量被照顾地很好的主体,对“理想父母”认同地没有那么执着,幻灭的时候,带来的痛苦也没有那么强烈,也就很容易走出伤痛。

02遭遇分手/背叛怎么才能走出来?

小张和我沟通了她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她敏感、多疑,却因为强烈的自尊心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她对男友非常依赖,过度付出,什么都是男友说了算,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安全感的缺失,都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

认清真相,修正观念

小张和母亲关系一直不好,很少跟母亲沟通,也很难回一次家,一回家就是争吵,于是干脆就避而不见。

“我很羡慕其他孩子有一个温柔的,善解人意的母亲,我和我妈从小就吵架,她对我很苛刻,我完全感受不到爱”小张说。

“那你觉得,男友哪一点最吸引你?”我问小张。

“除了帅气,就是对我挺好的吧”小张回答我。

“哪些细节让你他对你好?”我又问。

小张仔细回忆了一下,有些无奈“这么问起来,其实没有特别突出的事情,都是情侣间,别人的男朋友都会做的事情。”

通过这个对话我发现,小张把对“理想母亲”的角色,投射到了男友身上,她的隐忍、过度付出,实际上都是想向男友要一个“爱的回报”。

男友对她做的,都是情侣间,其他男友都会做的事情,

可是她就已经得出了“对我挺好的”概念,因为这是她在母亲身上没有实现,和得到的东西,哪怕只获得了一点点,她也就觉得“挺好了”。

听了我的分析,小张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而对于“你把男友当成了母亲”这个理论,最后小张也表示了认同。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心中某个地方松了一下,背叛的痛苦,少了那么一点点,虽然只要一点点,可是这是从前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在这之前,痛苦不断累积,越来越多,从未变过”小张说。“老师,那我要怎么办?”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代表作《非暴力沟通》便介绍了这样一种沟通方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非暴力沟通(NVC)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

表面上,NVC强调的是语言上的交流,实际上它更专注于了解对方的需要,体会我们所不喜欢行为背后的需要,通过协作而非强迫地交流去达成目的。

在我的建议和协助下,小张采用了NVC和母亲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沟通。

在这次沟通中,没有争吵,没有彼此埋怨,没有控诉,没有责备,小张生平第一次,如此平静地跟母亲交流。

“我这才发现,我妈有多爱我,其实这些事情,我一直在感受,一直在经历,但是却始终走不进我的心里,因为我早就形成了一个念头—她不爱我,而实际上,她是爱我的”事后小张向我描述,泪如雨下。

印度大文豪,诗人曾经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

同理心增加了你对别人的爱的深度,没有同理心,你可能会认为对方的需求、界限和经历与你的相同,因此做出让你们陷入困境的假设。

怀着同理心再看你的爱人,不仅仅会专注于他们为你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你开始欣赏他们的品质。

与原生家庭的和解,是认清自己亲密关系行为模式,和走出失恋/背叛伤痛的第一步,只有看清楚了亲密关系的真相,转变了自己的念头,才能开启下一步的成长。

通过疗愈实现自我成长

看清亲密关系真相的意义在于,让你认识到,一段亲密关系,实际上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的,对方存在,可是,ta的存在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则是你自己赋予的。

你赋予伴侣的意义,决定了在失去对方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当小张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去梳理自己的情绪,情感,她发现,心中的痛苦早就舒缓地七七八八,剩余的部分,则需要痛苦自我成长来实现。

在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小张存在“自我存在感缺失”,这会在恋爱中导致很多问题: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过度讨好、爱得很用力或者很卑微、过度付出、自己的情绪需要对方负责......等等。

有着这些行为的你就像木偶戏台上的木偶,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潜意识中,那根看不见的细线操控着。

1)在小张的案例中,我首先采用了心理干预中的叙事疗法。

通过叙事疗法认可小张的优点,通过倾听小张讲述自己的故事,协助她看明白,自己是如何使用故事组织经验,赋予意义的,并通过发现其生活故事中遗漏的部分,引导她重建具有正向意义的生命故事,唤起她的内在力量。

2)紧接着,我采取了心理暗示疗法。

引导小张进入某种生活情境或事件中,然后引导她问自己:假设自己价值高很自信,面对某某情况,会怎么做?从而提升她的自信。

3)最后,我建议小张多阅读、多社交。

我们都是通过与外界事物建立联系的时候,来获取自信的,阅读和社交,都是建立联系的方式。

曾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不够,自信不足,那我们就通过在现有的关系中,重建我们的安全感和自信。

我们已经长大了,那么造成原始创伤的事件,早就不能威胁我们的生存,通过不断试探,不断确认,不断累积,我们会形成新的自我认知,从而疗愈老旧的伤口。

通过接近半年的疗愈,小张已经完全走出了背叛,和失恋的阴霾,和母亲的关系也日趋缓和,她看清了亲密关系中的真相,看透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明白了自己的心理动机,从而获得了成长。

爱和被爱,其实都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大部分时候,我们爱一个人的方式,就是我们和原生家庭父母互动的模式,爱与伤害同时诞生,彼此对立,又互相转化。爱引发了伤害,伤害反过来也会成就爱。

每一次背叛,每一次失恋,其实都是一次机会,好好利用它,认识自己,学习自己,不但能够走出伤痛,也会收获全新的人生。

我是你的朋友戴梦令,有情绪疑惑,可以说给我听。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0258.html

戴梦令情感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