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怎么说话幽默(提升你幽默感的三个方法)

日期:2021-05-15 14:59:44作者:罗sir职话图片:未知人气:+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经常会被一些段子逗笑?在看《吐槽大会》的时候,你是否也觉得写这些段子的段子手好有趣、好聪明、好有智慧?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个“段子达人”,那么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段子,通常是一种与人交往中用来缓和气氛或者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从日常生活到公司同事,幽默的人,通常都是最受欢迎的人;正因如此,学会用段子,恰恰就是一种幽默的表现方式。

段子本来是在相声艺术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的某一节,或者某一段内容。但随着互联网的企及,以及人们对幽默感的需要,段子从相声界,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因此呢,我们通常把很多艺术形式中的一段或一小节能够说明一个问题的内容称之为段子;就像你听过或者没听过的,语录段子、相声段子、搞笑段子等,都属于段子的一种表现形式。

段子为什么会这么受人喜爱呢?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短小。一个小段子,其中包含巨大的信息量,前后矛盾制造反差,引人发笑。

谣言止于智者,止于不了智障。

这句话就是一个非常诙谐的幽默段子。

其次呢,很多段子会在人们笑过之后,还能从中学会一些道理,得到一些启发,又或者给我们思考和回味。

比如在吐槽大会中,李诞说的那句:“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段子短小易学,不需要长篇大论,更不需要提前打稿,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学习幽默段子,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学会的东西。

01

段子公式

段子不是相声演员的专利,也不是脱口秀才会的手法。因为段子本身有套路可循,有技巧可用。

按照于谦老师的总结,段子只有两个部分:

段子=铺垫+包袱

在相声表演形式中,有个词就叫做抖包袱;一个好的段子,一般是铺垫在前,包袱在后。其中,铺垫是给受众一个思路,一个引导;而包袱则是从铺垫中转折到另一点去,制造凸显意外感。

铺垫部分很多时候都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不需要多么搞笑,甚至是一本正经;但包袱就在于和铺垫制造一种分离感和冲突感。

比如:

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它们非常好吃。

这个段子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前部分是铺垫,是在阐述一个大众认可的事实,因为环境保护,大家都应该喜欢小动物,这很恰当,但后面的包袱“因为它们非常好吃”,产生一个转向,把小动物转向成为了食物,这时候幽默感就产生了。

又比如说:

我特别积极地参加公司的各种安排和事务,工作这么多年,公司安排聚餐我一次都没落下过。

转向非常重要,生活中、工作中任何形式手法,铺垫和包袱都是为了制造一种冲突感,从而引出幽默效果。

当你发现段子的基本组合只有这两种方式的时候,段子本身就已经不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了。

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段子”。但具体来说,应该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段子呢?

02

误导转向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段子的基本公式:铺垫+包袱=段子。

如何从铺垫转到包袱呢?这此中间其实还有一个隐含的点,那就是误导转向。

误导转向,可以说是铺垫和包袱中间的那个加号;误导转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在社会语境下,人们会立马想到的主流含义。

另一种是不太常用的意思。通俗地讲,两种误导转向:一种是正经的,另一种则是不那么正经的。

而误导转向,就是让我们使用第二种误导转向。即不那么正经的解释,这种转向思维,让接下来的包袱和受众预期的不一致,这样段子的幽默感就出来了。

再举个例子:

我问朋友:“你有《朝花夕拾》吗?”

朋友回答:“有朝花我也不捡那玩意儿。”

当我们听到“朝花夕拾”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想起这本书。但是这句话在谐音上还可以产生第二种解释,继而让后半段产生了包袱的幽默效果。

这样的段子结构,就可以充分说明误导转向是如何制造幽默感的。

再比如说:

都知道电销的工作是多打电话才能让业绩上升;这点我深有体会,最近一个季度以来总是给女朋友打电话,都没什么业绩。

在这个段子中,打电话能够提升业绩是铺垫,而给女友打电话就是误导转向。这是整个社会给我们的思维定式,而误导转向让这个段子变成了非常幽默的效果。

美国情节喜剧《摩登家庭》中,编剧借着角色之口说:“80%的段子技巧都是文字游戏。”误导转向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更能让我们充分地掌握这种误导转向创作段子的方式,我们还需要训练自己的“误导思维”。

03

训练误导思维

段子本质上是前后矛盾的体现;而这种矛盾又需要“误导转向”。因此,想说好段子,我们就需要多多训练自己的误导思维。

首先要做的是,你在讲话之前,先想想我们当下的社会语境下,人们对这话的理解和预期是什么,后面的包袱只要和预期相反来讲就没有问题。

举个例子:

身边的朋友问你怎么看《吐槽大会》?朋友的潜台词是问你对这档节目有什么看法。

但你可以这样回答:我用眼睛看、用电视看、或者用手机看。

这就是一种误导思维看待问题的方式。

类似这样的回答方式有很多,关键在于,不按常规出牌,就能跳出常规思维。

那么具体如何训练误导思维制造幽默效果呢?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就是不正面直接回答问题,违背对方的预期,制造幽默的效果。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自行练习。规则就是:无论对方问什么,都不要顺着对方回答,要给出让人意外的答案。

比如:

“你为什么不结婚?”

“旺财也没有结婚。”

或者:

“你为什么还没加薪升职?”

“我同事小张也没加薪升职。”

按照这个逻辑,任何问题思路,我们都可以按照“答非所问”的方法,来制造一种幽默的喜剧效果。

我们总结一下。

1.段子公式:

段子=铺垫+包袱。

2.误导转向:

铺垫隐含误导转向,让包袱抖的更为反差,突出喜剧效果。

3.误导思维:

采取答非所问的方式,有效训练我们的误导思维,让幽默和段子,不再是脱口秀电视上的专属,自己也可以成为段子达人。

最后,幽默本身作为一种拉近人与人关系和彰显自身魅力的方式,学会幽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里,不妨推荐一本书《幽默与沟通》。

学会幽默感,有效改善人际沟通中的困难和难点,突破职业困境,增强职场人际关系。

幽默与沟通 ¥32.4 购买

幽默有多重要,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一个坚持用理想书写职场的非知名写手,崇尚人文和思考,欢迎关注,每天分享更多职场新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2386.html

罗sir职话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