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活在当下的真正含义(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日期:2021-05-26 08:58:01作者:学乃身之宝图片:未知人气:+

文/学乃身之宝

1.

现在特别流行讲“活在当下”,很多人把它看作是及时行乐,是迷茫无聊时的一剂良药,更是困苦挣扎时的一碗参汤。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因为这剂良药和这碗参汤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没有长久的效果。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师父悟道后,徒弟问师傅:“悟道了以后有什么不一样?平时都做些什么?”

师父说:“我悟道了以后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徒弟说:“我也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为什么我就没悟道呢?”

师父说:“咱们俩都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但我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随遇而安,随处可栖。你呢,心中多了分别和选择。”

正是这种“分别和选择”,让我们多了痛苦。

佛教中强调的“活在当下”,指的是当下就领悟到真相,即刻就停下来,让你的习气和贪欲停下来,让你的心性即刻显现,即刻回到自己,这样才是真正的“该吃就吃,该睡就睡”。

2.

及时行乐式的“活在当下”,之所以不能长久解决我们的“痛苦”问题,是因为这种方式是依赖于外在条件。外在又是无常的,会消失的。只有安住内在的“当下”,才会获得永久的平和。

就像很多人在工作压力大,或婚姻出现问题时,就用吃喝玩乐这种及时行乐式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这种方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你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着工作上和生活中的烦心事儿,那这种方式就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

因为这种及时行乐式的“活在当下”是依靠外在的环境改变,也就是说,你的头脑还在期待着积极的改变。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我们的头脑思维中既没有积极的期待也没有消极的期待;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也就是上面师父说的没有“分别和选择”。

3.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埃克哈利•托利给我们诠释的“当下”,在我看来,就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托利说的“当下”更多的是让我们摆脱病态思维和心理时间,专注于当下那一刻,进而摆脱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他把“活在当下”,活在每一刻中,称为“临在”。临在,就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而觉察力即是我们观察自己脑袋里思维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觉醒状态。

我们的大脑制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即那个自恋性的小我,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它一直处在恐惧死亡和毁灭状态中。正是这种思考,让我们向思维认同,进而出现恐惧情绪,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等等,其实都源于小我的恐惧。这个小我,不仅时刻提醒着过去的痛苦和恐惧,还让我们对未来过于担忧。

比如,我们工作有压力,就是害怕失去,害怕失败。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生活就会出现问题。我们婚姻出现问题,也是害怕受伤,害怕失去,“离婚怎么办?”,“离婚,自己就是个失败的人”,你看,我们大脑中的那个“小我”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以我们向自己的思维认同。

可见,向思维认同,我们的痛苦无法摆脱。

4.

真正的活在当下,需要成熟的心智,需要“刻意练习”,它是一个逐渐开悟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认同问题。

只有“意识”到,我们才能有所行动和改变。当我们的大脑出现强迫性思维时,我们要作为一个观察者,不去评判。

比如,我们因为工作压力而出现认同性思维,可能有愤怒和抱怨的情绪,我们要允许这些情绪存在,然后作为自我观察者,问问自己“此刻的我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此刻的我自在吗?”。然后再想想“现在是最糟糕的时候吗?”,“对于工作,即使真的失去,会怎样,真的活不下吗?”,“没有其他机会和可能吗?”

其次,当我们不去评判,就相当于切断思维认同,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

接受身体的痛苦和情绪的痛苦存在,让它们自由流动。只有这样真正的接受,我们才不会再创造出消极情绪,否则,消极情绪会卷土重来。

工作压力大,不顺利,心情低落,忧心忡忡,我们试着去感受,接受,告诉自己,有这样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不能一直处在这样的状态中。只有真正接纳那些负面情绪,并让它们自由流动,才能慢慢得到改变。

最后,放下自己的想法,穿越痛苦之身后,我们也许会进入真我状态,即“活在当下”。

这时的“活在当下”,就是我们对自己既没有积极的期待,也没有消极的期待,头脑只是在分析认识事物,而不是评判好坏和对错;还是我们意识临在的无时间状态,没有过去的懊悔,也没有未来的担忧;更是与真实的自己同在,专注于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对于工作,我们担心也好,害怕失去也罢,那都是在用大脑思考,只有真正关注当下那件事,做好那件事,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手头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至于工作会不会顺利,会不会失去,都是不重要的。

这样,我们真实的自己在展开,这才是一切的开始,开悟的滋味才慢慢呈现。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养成习惯,才能慢慢达成。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8964.html

学乃身之宝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