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文章详情

表达心累又无奈的诗句(道尽人生的心酸与无奈)

日期:2021-07-13 09:53:08作者:文化点心铺图片:未知人气:+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盛唐诗歌,很注重诗人内心直接的感发,并将这种感发与大自然的景象结合起来;此外,这些感发往往不是思索出来的,而是由大自然的景象自然而然引起的,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自发感动。可以说,整个盛唐诗风,无论是写高兴的,还是写悲哀的,基调都是开阔博大的。

在“盛唐诗风”形成的过程中,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无疑具有一切重要的开拓作用。例如他的这首《早寒江上有怀》,每一句都有感发作用,句与句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了一个感发的整体,是盛唐诗风形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众所周知,孟浩然一生“仕隐两失”,前半生隐居山林,后半四处求仕,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越活越迷茫。这首诗就是他中年漂泊,在江边写下的一首千古名作,寥寥数语,道尽人生的心酸与无奈。让我们走近它: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在公元729至733年之间,孟浩然再次来到吴越漫游求仕。这首诗,应当就作于诗人第二次在长江下游漫游期间。时值秋天,风寒江涌,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有些思念故乡;但另一方面,他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心情极度复杂中,诗人写下此诗。

首句“木落雁南渡”,古人讲“木落”的“木,就是树叶的意思。《准南子》中说“木叶落而长年悲”,当树叶黄落时,年龄老大的人就会感到悲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从屈原、宋玉开始,历代诗人都有过这样的悲慨。所以你看,他虽然写的是景物,但“木落”两个字本身,就有这么久远的传统。

另外,中国的古书中还常常说到雁。在《汉书·苏武传》中,匈奴人之所以最后肯放苏武回汉朝,就是因为一只大雁。所以此后凡说到雁,就容易引起“鸿雁传书”的联想。在古人心中,天上的雁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而客居他乡的人却不能像鸿雁一样,想回家便可以回家,所以这就又多了一重联想。

因此,“木落雁南渡”就是说,当树叶黄落的时候,天气转凉了,这时北雁南飞。它可以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栖息,而我什么时候才能归去呢?在这一句中,“木落”是时间上的感觉;简单的5个字,虽然没有一字言情,却在景物中蕴含了非常久远的传统,带着一种十分强烈的感发力量。

接着,“北风江上寒”。他说,当北风吹起时,我,一个在江边的旅客,就感觉特别寒冷——这种寒冷不只是身体上的寒冷,而且有心灵上孤寂寒冷的感觉。此时,北风寒冷、江边孤独、时间无常、空间漂泊,都凝聚在一起,成为诗作的背景,将中年漂泊的心酸缓缓道出。

所以,诗人紧接着说:“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在古代,湖北是楚国的地方,地处长江中上游。如果从长江下游回望上游,那就是往高处望,也就如同在“楚云端”了。他说,我家乡就在襄水的水边上,从长江下游回望家乡,仿佛隔着天上人间那么遥远。我望不到家乡,只看到水天相接处的一片白云。

这两句写得非常好。“我家襄水曲”,简单而平常的5个字,没有使用任何典故,却让人感觉如此亲切;而“襄水曲”3个字,真是美!“襄水”是很美的名字;“曲”是水边,你可以想象那里的风景之美,而且襄阳果然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短短10字,诗人把家乡写得那么亲切,那么可爱,充满了怀念的感情。

但是,紧接着诗人却又马上说“遥隔楚云端”——如此美好的家乡,却被远远地隔在楚云的那一边。多么令人伤感啊!因此,当你读到“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一联时,你的眼泪也会止不住地流下来。对于任何一个到了中年依旧漂泊天涯的人而言,“乡泪”都是流不尽的。

可是,诗人却说“乡泪尽”。为什么呢?当一个人刚刚与亲人离别,忽然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什么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了。这时,你回忆起你在故乡的日子,回忆起故乡的人事,你就很容易掉泪。越是在离别不久的日子,你的这种感情就越强烈。

然而,如果已经在外面漂泊了很久很久,再谈到自己的故乡,可能就不会那么容易激动了。所以,诗人才说:我已经飘零了这么久,眼泪都在旅途中流尽了。这句诗其实是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哀。只有真正经历过长时间漂泊的中年人,才能懂得其中的心酸。

而后,“孤帆天际看”一句是说:我家在襄水边上,而此时我却在长江下游。我本可以坐船回去,可究竟坐哪一条船呢?我什么时候回去?现在,我只看到广阔的江面上,一艘孤独的船帆向南方飘去了,于是我目送它的船影一直流到了天边。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但景里边充满了感发——它先带给你一种孤独寒冷的感觉;三、四句是景、情之间的一个过渡。有了这四句,后面“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才更加使你心动。因为诗人把他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先传达给你,于是把你也带进了他的环境之中。

最后两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两句把景与情完全结合在一起了。首先,“津”是指江边的码头、渡口。我不知道从哪一个渡口上船,也不知道坐哪一条船回去。这本来是现实的,可是他在“津”前加上一个“迷”字,就不只是说他在现实中找不到一个渡口了,而是说他在感情上也找不到一条出路——我到底是求仕还是求隐呢?

如果求隐,家贫亲老,而自己已经过了四十岁,难道一生就此落空了吗?如果求仕,哪里又有一个机会让我去仕?活了大半辈子,忽然间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走,这真是一种悲哀。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玩自己,可孟浩然终其一生都没有完成自己。人生的下半场,他迷失了!

对此,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完成自己”简单地等同于求富贵,简单地等同于有房有车有事业。事实上,这是非常肤浅的而又无奈的。所以,很多人最后都像孟浩然一样陷入了“迷津”,不知道人生该往哪里去,不知道人生活着的真正意义,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

在历史上,有很多文人虽然很贫穷,但在精神上却很富有,完成了自我,没有迷失,例如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没有求仕,生活困窘,甚至要下田耕种。表面上看,陶渊明在仕宦方面也失败了,但他的失败不同于孟浩然的失败。孟浩然是求而不得,陶渊明是人家给他,他不要。

孟浩然当时真的是无可奈何。他说,我想问一个人,我应该怎么办呢?但我所面对的是什么?“平海夕漫漫” 。“平海”,指长江下游快要进海处宽阔的水面。一般说来,江水入海的地方,江面都很广阔,所以古称镇江以下的长江为“海门”,也就是入海的海口。

那么,何谓“平海”呢?其实,海没有平的,江也没有平的,“平海”是极言其广远的意思。此句是说,已经黄昏了,我面前是那么茫茫的一片大海,我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呢?总之,这首诗表达了孟浩然求隐和求仕两方面落空的悲哀,把中年漂泊的无奈与心酸写得很深刻。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64831.html

文化点心铺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