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百年百佳影片(豆瓣8.6分的百年百大第一电影)

日期:2021-09-15 07:20:39作者:妮妮的影剧世界图片:未知人气:+

1948年,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费穆先生的《小城春天》就这样安静地出现在中国的电影史上,与当时高歌猛进的主旋律格格不入,却成了年代越久,光芒越耀眼的经典之作。

1995年,《小城之春》被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历史上10部经典作品之一; 2005年,被金像奖评为百年百大电影第一名; 同时也被英国电影杂志《视与听》846位影评人评为影史TOP250的127名。它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心理写实主义、诗化电影的先河。

张艺谋说,“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

哪怕用现代的眼光看待,这部电影依然是值得引以为鉴的经典作品。

散文式的结构,意境深远

南城之春,一座破落的宅子,五个人,三段感情纠葛在女主角娓娓道来的旁白声中展开。

电影讲述了抗战胜利后,戴礼言一家回到了被战争摧残的断壁残垣的家,蜗居其中。因为抱病在身又郁郁不得志,于是他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整日将自己封闭起来缅怀昔日辉煌。妻子周玉纹对这样的丈夫和生活也没了兴趣,每天例行公事般过着生活:买菜抓药、城墙散步、闷不做声独自绣花。家里只有年幼活泼的妹妹和忠诚的管家略显得有生气些。一天中她最幸福的时光,就是买菜往返时在小城城墙上走着......

她想离开这个世界,逃离这痛苦不堪的生活。直到戴礼言昔日的同学、周玉纹曾经的恋人章志忱的到来,让这个阴沉的家起了涟漪。故人相见,百般情绪涌上心头。一个失望的妻子,一个愧疚的丈夫,一个遗憾的前任,面临着心里摇摇欲坠的感情……

整个电影虽然采用了顺序叙述的方式,但并没有明显的开端、高潮、结尾等故事节点,也没有矛盾伏笔之类的元素,更侧重的是意境的表达。近乎散乱中蕴含了悠长绵软的情感,深沉、真实,犹如散文

《小城之春》中场景与场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比如周玉纹或在城墙上走来走去,或坐在栏杆上静静刺绣,而章志忱有时安静地躲在废墟里等场景。看似凌散,却从细节上烘托了主角们忧郁、纠结的心理。没有明显的剧情推动作用,却将观众代入到电影的主题里,塑造了人物性格,也展现了曲折隐晦的意境。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据编剧李济说,费穆是按照苏东坡的《蝶恋花·春景》一词的韵境来构思整个电影框架的。原本春天到来,万物应该复苏生长,回到燕回绿水流的生机,然而战火刚过,残垣上的芳草萋萋无人问津,四处可见的断壁略显萧条。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墙外,原本应该有佳人少年嬉笑的声音,而今却渐渐消散,有情人相互分别,再见已物是人非。

色淡而隐然可见内里颜色,味苦如离乱年代坎坷人生”,费穆先生如是说。他将电影中的人物与环境相互融合,这种独特的叙事产生了其他叙事方式所没有的韵味。

以小见大的寓意,凸显现实

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说:“人有人的命,戏也有戏的命”。《小城之春》刚上映的时候被认为是一种散发着“颓废萎靡”的“不良品”,与主流上奔腾不息的时代脉搏不符,一度遭到批评。但是也有评论说,这小情爱中包含了大环境的现实问题,透出东方文化的雅典。

在当时的环境里,全国有许许多多的戴家,他们为了活下去举家迁徙躲避战火,而战乱结束后回到家乡面临的是已经破碎的家园和不知何去何从的抱负。戴礼言喜欢躲在花园里让人找不到,他说他有肺病,而周玉纹想他是神经病吧。“逃避”也许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却是还没缓过来的民众普遍的情绪。死亡曾经令人如惊弓之鸟,好不容易停歇又出现了一无所有的状况——这个小家的难,是整个国家的痛。

我走的那年,你不也十六岁吗?”这是章志忱在城墙上对周玉纹说的话,那时的她正在谈论自己的小姑子戴秀。

当年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面对心上人想出去闯荡一番的豪情不知所措时,炮火就先一步给他们作出了决定。再见时,她已盘起长发做了温婉贤惠的人妇。还能再次相见也许是最大的幸运了,很多花一样年纪的姑娘再也没能等到春天,都消逝在连绵的烽烟里。

从开头到结尾,镜头都没有将观众的视线带到过小城之外,除了戴家颓败的庭院,就是萧瑟的城墙附近,最远的地方就是几个人划船的湖面。似乎很封闭,但又没有完全闭塞,与初解放的社会十分相似。周玉纹一天几番来到城墙上远望,她也渴望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总被那个衰败的家束缚着,一如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国人的精神。还好,始终都有章志忱这样的人,敢于摆脱桎梏,去追求新世界。

现实是无奈的,可春天到底还是来了,给人带去新的曙光。

东方特色的爱情故事

周玉纹和韩志忱都没有想到,分别十年竟以这种身份重逢。这一见心里就翻了天,他们竟还是恋着对方!可是早已失去了相爱下去的身份,她已是戴礼言的妻子。

他们努力地学着像普通朋友一样相处,可还是忍不住用目光去追随对方。在城墙上韩志忱忍不住和周玉纹大聊特聊起当初的感情来,甚至冲动地揽过她的肩膀,周玉纹也顺着自己的心意短暂地靠了上去。在回去的路上,他们先是并肩而行,随后又慢慢分开,犹豫了一会儿韩志忱拉过玉纹的手勾在自己的胳膊上,相视而笑还没到三秒钟就又落寞地分开,玉纹忍不住往前快步走去,韩志忱愣了一下也随着飞奔而去……短短的一段路,几次分合将“发乎情止于礼”诠释得淋漓尽致。

丈夫戴礼言并不似表面上的对周玉纹那么不在乎,十年生死相许间,他的内心对她有着深深的依恋。他感受到了妻子的苦痛,却不知为何。玉纹对他尽责任般的相处方式和人后偷偷哭泣的行为,让他更是痛心和愧疚。戴秀对章志忱心怀爱意,可敏感的女人如何不能发现他和周玉纹之间情愫,伤心之余也担心哥哥的处境。

最后,戴礼言试图牺牲自己成全玉纹,却意外地让玉纹下定决心结束这段不该发生的情感纠葛,正视与丈夫的感情。韩志忱在戴秀的相送下离开,玉纹和礼言站在城墙上遥望他远去的身影,他们彼此微笑地谈论着远方的天地。

这段感情一改当时荧幕上的民族英雄主义大爱,让纯粹的男女之情于寂静中展现着张力,它并不激烈,却因为真挚和克制而显得格外动人,揪心。东方的感情并不像西方那样直白热情,但是也有自己的醇厚柔美。迷而不乱,恨而不惘,正视人欲,找到规矩和情爱之间的平衡点,相得益彰。

《小城之春》里,韩志忱问周玉纹“假如我现在说跟我走,你也会说随便我吗?”玉纹不语;《花样年华》里,周慕云问苏丽珍“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丽珍不语。含蓄的东方爱情总是相似的,平缓如一池死水,却道尽了意味深长的深情。

《小城之春》这个作品,超越当时的电影思维,有评论者认为它是中国的先锋电影,这种“细腻而诗化的心理片传统”是由费穆开创的。即使身处二十一世纪,听惯了铿锵有力的誓言,这种关照人们生存现状,不吝啬与主流文化相逆也要挖掘人性的精神,是对中国电影最大的鼓励。

在历史的洪流中,费穆先生不徐不疾地稳步向前,择善而固搪,最终在深受意识形态干扰的中国电影史上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从业者。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04639.html

妮妮的影剧世界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