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散文 > 文章详情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日期:2020-09-28 15:17:56作者:纳兰明心图片:未知人气:+

芳华上映的那年,本来期待着国庆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我对电影充满了期待,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了解上一辈人的青春岁月。

他们现在年龄大了,但是他们也曾青春过。

我没有经历父辈的青春年华,我只能通过父亲和别人的口述以及一些书上和网上的资料去了解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我很好奇。

我自己的青春,我大概知道是什么样子,就像一些已经拍出来的片子一样描述的那样,多少有些记忆,那些懵懂,那些改革开放之后长大起来的点滴画面,多少能记得出来。

可我对父辈的青春却了解甚少,是模糊的,看电影《芳华》前期的一些介绍,我想我喜欢这样的电影。

​电影后来推迟上映,我等不及,先去看了书,阅读的过程有些压抑和难过,尽管作者已经用很克制的笔法去或者记录、或者创造那段带着明显时代烙印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终于等到电影上映,上个周末,我迫不及待去看了。沉思许久,还是觉得应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电影开始,大红的背景下,并不炫技的片头字幕显得年代感十足,带着我进入上一代人的一段记忆。长达130多分钟的电影,我全程全神贯注,跟着画面和音乐以及对白去感受着那一段芳华岁月。

影片以剧中人物萧惠子的口吻讲述。

随着一个长镜头,主人公刘峰带着从北京领回的新兵何小萍进入到文工团,有着庄严守卫的大院、巨幅画像、热闹的排练室、极具时代感的歌曲、激昂的音乐、朴素但是曼妙的青春身姿,一种浓浓的时代感扑面而来。

“老好人”刘峰,逃离继父家庭对部队充满期待的何小萍,文艺女生萧穗子,女独唱林丁丁,高干子弟郝淑雯,刺头儿朱克······一个个剧中人物陆续登场。

​这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一个文工团里几个年轻人的一些小故事的串联,小人物的命运在大时代的变迁下也发生着变化。

看似合情合理的剧情发展,折射出那个年代个人命运的坎坷与无奈。

从文工团时代的单纯却并不美好的青春时光,到战场上的让人窒息的炮火连天,再到最后的各自在命运的长河里漂泊发展,没有谁过得容易。

时不我待,芳华已逝,无论是荧幕角色还是观影者,都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命运的捉弄。

看完之后,久久不愿离开座位,这部电影,讲了什么啊?和我们80后有关吗?

当然是有关的,80后刚好是越战结束之后出生的一批人,很多人的父辈对哪一个特殊年代的许多事情记忆犹新,我们从父辈的口中或多或少知晓过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

我的父亲就是越战后退伍的军人。其实我父亲的人生轨迹与男主人公刘峰有点相似。我父亲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活跃在舞台上,在十里八乡各大戏台演出,算是乡村文工团的人吧,当时是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演出机会,进入更好的演出团队的,因为毛主席去世了,他们演出团队接到上级通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我父亲从此就没唱没跳了,没两年就去参了军,跟部队去过韶关、汕头及广西,部队都拉到前线了,恰逢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父亲命大,大队伍上了前线,父亲那时候在后勤部队,没有投入到一线战争中。

父亲当了四年兵,后来退伍回家,从此就断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爷爷奶奶只有父亲一个儿子,打完仗,儿子退伍了,说什么也舍不得儿子再去外面,父亲也没有像刘峰一样,去沿海淘金,并没有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是在老家,和别的农民一起进深山伐木、娶妻生子、养儿育女,种田过日子。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做事行为和方法总与旁人有所不同,我想,这与他参军的这段经历不无关系。所以我在看书和电影的时候,总是很找到一些若有若无的联系点。

一个时代,一群人,芳华青春,总有一些记忆抹不去,总会在适当的时候蓬勃而出,告诉你,曾经青春过、芳华过。回过头去看,其实那些青春往事,并不是错,没有青春可以用错误来形容,是那些青春的懵懂,才让我们对过去匪夷所思,有时候清晰无比,有时候又觉得那么模糊。

刘峰、何小萍看上去是两个悲剧人物,看上去他们都遭受了文工团上下的抛弃和欺辱,可他们芳华年纪的悲剧,又怎会只是一两件事情一两个人造成的呢?所有的情感崩溃其实是来自一次次小的伤害积累造成。在那种接踵而来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事情中,无论是最好的事情,还是最坏的事情,累积多了,再加一件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峰做了这么多好事,却因为一次冲动,莫须有的触摸事件,便从“英雄”坠落成为大家口中的“流氓”。

何小萍中间很长一段时间精神失常并不是在最受伤害和痛苦的时候,而是在一次偶然事件中,从一个默默无闻不受人待见,甚至还被嫌弃的小角色,拔高为模范标兵之后发疯的。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天狗》剧照,欢迎他和想置他于死地的是一群人。

​电影化的艺术处理,为了过审,为了不那么直白,有的人物只给了很少的镜头或者只有声音出现,也给观众传递了更丰富的信息,从小人物的经历上可以感受到大时代的舆论变迁,从一封家信里可以读出那个年代的细微变化。

在我看来,《芳华》不是青春的歌颂,似乎仅仅只是一种回忆。

我并不觉得作者和导演想告诉观众的是对青春芳华的怀念,也许,只是告诉那一代人也曾年轻过、经历过如此的芳华。

这样的芳华,其实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那个时代,不允许青春的芳华彻底绽放,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并不能得到自如地释放,大家把彼此的爱隐藏得很深,尤其是连连被评为模范标兵的刘峰,大家毫无谢意地享受着这个“活雷锋”的一切无私奉献行为,认为无论大事小事找他帮忙便是理所当然,谁叫他是先进、模范、标兵?

这么一个老好人,因为一次“触摸事件”,便被这些“凡人”打下了地狱,从英雄的位置被口水唾弃至流氓的角色,刘峰更是遭到了文工团的抛弃,去到了滇缅边界伐木连队。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再后来,他上了战场,近7分钟的战争场面一气呵成,看得人性乱颤,几近崩溃。西南边境的那场战争

​电影对刘峰和小萍在八、九十年代的经历没有进行过多描述,听说是删了一些。但是从我们的残疾军人引以为生的三轮车被城管没收那一段来看,大家都知道个大概了,不需要将更多的他们为生存奔波,苦苦挣扎的生活展示出来,刺痛观众的心。

其实,这样处理让我们的心更痛。

我并不明白刘峰为何将本属于他把进修上学的机会拱手想让?不明白他为何为了战友结婚省钱而自己买材料亲手打了两个沙发?不明白他为何愿意在食堂吃每人不愿意吃的煮破了皮的饺子?甚至他正在吃饭,猪跑出去了,也是要他去找?

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从来都是为别人考虑,不为自己考虑。即使在青春萌动找对象方面,他都是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一直在为林丁丁考虑。当林丁丁问他为何不去上学的时候,他终于说出了喜欢她的话,做了这么多好事,是一直在等林丁丁。

可他在这件事情上稍微冲动了一些,失去了平时英雄的光环,电影里处理得更人性化一些,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住了林丁丁,从而也让我们这个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恢复了常人,英雄也有七情六欲,压抑并不能让一个人完全脱离人性,他也有自己的内心情感。

当一个人被标签化了,一个高大全的人物是不能轻易撕去标签的。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既然他是大家认定的英雄,似乎就不应该有任何常人有的举动。“触摸事件”

林丁丁和刘峰去房间看沙发的情节,一切本可以是一个浪漫的桥段,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发生一点男女之间的事情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似乎浪漫可以发生在任何男人和女人之间,就是不能发生在英雄和一个女人之间。

当丁丁知道眼前这个人人视为英雄的“老好人”喜欢自己之后,突然被吓到了。

一个英雄,高高在上,怎么突然也向她表白了呢?怎么也有了七情六欲了呢?丁丁姑娘内心感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内心就像是你在拜菩萨,突然菩萨开口说:大妹子,你好漂亮,嫁给我吧?

刘峰的举动让丁丁觉得反胃、荒唐和惊恐。

丁丁是剧中长得不错的美女,文工团的女独唱,追求者众多,摄影的张干事也追求她,她能接受张干事可以摸她亲她,偏偏就是咱们这苦情的男主角刘峰不行。

看完书和电影,也特别能理解林丁丁,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接受不了。

芳华的青春,有哪一场爱不是错位的呢?在电影里,刘峰喜欢林丁丁,何小萍喜欢刘峰,萧穗子喜欢陈灿,陈灿对萧穗子也有好感,但是后来郝淑雯喜欢陈灿,俩人都是高干子弟,也算门当户对,后来理所当然地结婚了。

萧穗子在得知消息之后,将本已放在陈灿号盒里的情书偷偷拿了出来,撕碎了,扔在了车后。

在青春里萌发的爱情,又在芳华的年纪耗尽。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芳华一场,他们懂得爱了,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好好爱了。走出芳华,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学会妥协。他们没有结婚,生孩子,但是反而过着平静而知足的生活。

说回我们的男女主角。

何小萍最后康复了,刘峰在战场上失去了右手,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虽然两人未婚,却彼此相依为命。

在后面小站的那个镜头,萧穗子独白念叨着一句话:

“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他们芳华已逝,面目全非。”

快要泪奔。

刘峰给了小萍最想要的那个拥抱,小萍手上拿着刘峰为她拼接好的第一天参军拍下的相片——那是小萍逝去的芳华。

其实,我是希望他们俩能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的。但是我也知道这不可能,历尽坎坷受尽苦难的人,已经在某处耗尽芳华,那朵爱情的花再也不会绽放了。

不知道怎么说,也不好说,我也说不好。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所有的青春芳华,就像是山涧奔腾的小溪,再怎么婉转曲折,再怎么欢快活泼,最后都会与别的河流汇合,慢慢归于平静,最后流进了平静的海洋,即使身处海洋深处,可以掀起巨浪,泛起的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泡沫,一下子就没了,再也回不去那芳华岁月,再也无法钟情于河崖上那株盛开的雪莲,亦无法拖住那散落风中的花瓣。所有的青春都应该被铭记

他们正青春芳华时,我们还未生;

我们出生时,他们芳华已逝;

而我们正青春芳华时,他们已经老了。

有一种悲哀,是那个年代的人不尽人意地活着,青春芳华只不过是他们留在记忆之海中的泡沫罢了,而且已经开始被遗忘了。

时光荏苒,多少美好事,无不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芳华换来!

父辈们也曾热血青春,芳华绝伦。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值得铭记,即使那只是岁月长河中点滴记忆点泡沫,也是那惊鸿一瞥的芳华。

三十多岁的人看《芳华》——那是一场父辈青春的记忆泡沫

虽然芳华已逝,但不能被遗忘。父亲参军期间,休闲读报,这是他的芳华。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0850.html

纳兰明心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