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蓝盈莹学霸,心理学解析为何狼性学霸蓝盈莹的努力让人不喜

日期:2021-11-15 07:14:04作者:廖湛兮图片:未知人气:+

文 | 廖湛兮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记得“浪姐”第一次个人评级,蓝盈莹以一曲自弹自唱带舞蹈、表情管理到位、卡点神准的《乌云别找我麻烦》惊艳众人一举拿下第一名时,全网一片赞誉,人气热度大涨。

不少小伙伴都自发“考古”她,发现这位小姐姐可以说是有着亮眼的履历——她不仅曾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戏毕业,而且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同时在综艺竞技节目《演员的诞生》中也有过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亚军)。

一切信息都显示,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积极、自律、奋发向上的状态,因此不少网友在赞美之余都为她一直不温不火而感到委屈甚至忿忿不平。

可不久后,画风突转,有人开始抨击起蓝盈莹的努力,觉得她会给人一种压抑不悦感。

为何大家对蓝盈莹的态度会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一下从赞誉变成了不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可能主要有以下这两个原因:

她违反了“犯错误效应”

什么是“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也称“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提高。

原本人们都是喜欢和欣赏优秀之人的,可如果对方表现的特别自信、而且很较劲儿、过度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不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就会给人一种做作、不真实感,人们对此就会心生不喜,轻则敬而远之、重则倒戈指责。

蓝盈莹可能本意只是想把每件事都做好,可她那种全能学霸、狼性战士的人设,再加上在节目中干啥都要明面上“挣个样子出来”的意味,尤其是把组内其他人也想象的和自己一样强的那种自以为然,无疑是消耗了大家对她原本的好感。

大众“社会比较”所带来的焦灼

什么是社会比较?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社会比较又可称为人际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随着“浪姐”节目的热播,大家会对每个姐姐都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如果你留意,你就会发现人气和赞誉度最高的,往往不是客观综合能力最强和看似最完美的。

比如张雨绮,客观的讲,她的女团业务能力着实欠佳,但她却以爽朗的个性和不那么完美的表现获得了高支持。

为何能唱能跳会乐器、更年轻、更努力上进的蓝盈莹却从来都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个?

原因就是,大家在心里分析各位姐姐时,会下意识的代入自己去做社会比较,像蓝盈莹这种很强还很拼的人会让自己和其对比起来显得既不出色又不够上进,内心会产生莫名的焦灼感,出于自我价值保护意识没人会喜欢这种感觉。

相反,当分析其他姐姐时,别人的小笨拙、不较劲儿、不完美反、偶尔的不自信、小自卑会让人在和自己对比时觉得更亲切、甚至感觉有点像某个时候的自己,自然也就生出了熟悉和喜欢之情。

说实话,我个人是欣赏蓝盈莹的韧劲的,我认为每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现在无论在任何行业、做任何事,努力都是一种基本的态度和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努力本来是自己的事,不用让人人都去感受那份厚重;如果因为自己的执着总给人一种“乌云压顶”的既视感,可能就应该反思并适当的做出一些改变。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55094.html

廖湛兮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4

声明: 湖南华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