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回族与回民,回族的几个问题--听泉明先生聊回族历史

日期:2021-11-17 06:29:44作者:风哥爱经典图片:未知人气:+

“回族先人中,有北非、西亚的阿拉伯人,有中亚的突厥人、伊朗人,有漠北的蒙古人,有南洋的苏祿人,同时还有归信伊斯兰教的中原汉族人。这些从血统上不相干,唯一相同之处就是都尊奉伊斯兰教。所以,除信仰之外,他们的传统、习惯不甚相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些,都是泉明先生告诉我的。

身为老北京的我,经常去逛牛街。为什么呢?牛街的好吃的多呀。每次去,总少不了逛清真超市,采购一些回民小吃回来,如松肉、年糕、糖火烧之类。出了超市,捎带着再串串小胡同,买回点儿新鲜的牛羊肉。

除了清真食品好吃,其他的,比如对于回族的历史,我却知之甚少。

泉明先生

前几天去看望泉明先生。他就是回族,也是一位资深的媒体人,知识相当渊博。从泉明先生那里,我才了解了一些回族的真实情况。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天下回回并不是一家”。

泉明先生跟我讲,他打小闻听“天下回回是一家”,老辈如是说,晚辈再学舌。其实,错矣。细究回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杂”,这在世上所有“民族”中,血缘关系的松散独一无二。

从回族的形成和发展演变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分支:

一是源自北非、西亚的阿拉伯人,他们或陆路至西安、洛阳,或航海至泉州、广州。他们在经商地建寺聚居,政府称之为番坊,即移民特区。这些人是回族先人名副其实。

另外有种传说,甚至在一些清真寺碑文中都有记述:唐代安史之乱时,朝廷请回纥兵来中原帮助平叛,战事平定后,他们留居中原,开枝散叶,是回族先人。此说荒诞,回纥兵来中原不假,但当时回纥人信奉的并不是伊斯兰教,西迁回纥人后裔(维吾尔)归信伊斯兰教是多年之后的事。当时回纥人信奉发端于伊朗的摩尼教俗称拜火教,该教与中原的白莲教、明教(魔教)或许有些关联,但与伊斯兰教一点不搭界,说他们是回族先人毫无根据,回族与回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词,硬将这两词联系在一起没准儿与欣怡“我们是被请来”的心态相关。可历史事实恰恰相反,探马赤军是气势汹汹“打过来”或者干脆说是“杀过来的”。至于“郭子仪向大食借兵平安史之乱”的传说就更天方夜谭了。大食乃今伊拉克,回纥乃今甘青新一带,火烧眉毛情况紧急,岂能舍近求远?

第三,忽必烈灭南宋,探马赤军立功最甚。而探马赤军的主体是色目人,他们是蒙古军队征服中亚、西亚时的俘虏,其身份一开始是奴隶,之后驱赶他们当炮灰方成军人,其身份转换原本是蒙古人不愿离开草原厮杀,同时此举也大大减少了蒙古人的伤亡,一来二去探马赤军反倒成主力了,随之立功者亦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以色目人为主体的探马赤军大都信伊斯兰教,战后成编制驻防关隘和重镇,再往后开枝散叶,说他们是回族先人确实有理有据。当然,这也跟明朝开创者朱元璋的“政策”相关,朱元璋明文昭告天下,无论汉蒙,皆是子民,朝廷不分亲疏一视同仁。由此,不少探马赤军后人成了杰出的大明的军人。关于常遇春是不是回族,颇有争论,但他手下的长枪营确由回族组成,在攻克元大都后集体转业,北京京东的常营亦由军营转变成村落,村中的清真寺就是大明朝廷赐建的。北京郊区的康营、薛营也是这来历。

读《蒙古族史》得知,忽必烈归天后,元皇室因争皇位几近分裂,驻西北的统帅安西王阿难答(忽必烈嫡孙)自幼受乳母影响信奉伊斯兰教,他下令全军皈依伊斯兰教,于是一夜之间他统帅的十余万人便成了穆斯林。后阿难答争位失败被杀,其部下及后裔成回族中的组成部分。

第四,大明永乐朝,南洋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东王来北京朝贺,归途中亡于山东德州,依伊斯兰教规矩就地入土为安,随行人员留居,于是山东德州有了北营村。

了解了这些,我才知道回族的历史原来如此复杂。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56575.html

风哥爱经典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4

声明: 湖南华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