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会读心术真的很可怕(读心术究竟有多可怕)

日期:2021-04-12 08:51:12作者:和古人谈心图片:未知人气:+

司马懿

魏明帝临终的时候,令司马懿和曹爽为托孤大臣。辅佐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加封他们为侍中,录尚书事。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各领兵三千更宿殿内。曹爽与司马懿不是平起平坐而是"常父事之,每事咨访,不敢专行。"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曹爽还是聪明的。司马懿已是三朝元老,而且抗蜀破吴平辽东,屡立战功。在朝中的威望已经达到顶峰。而曹爽无尺寸之功,只因为是曹真的孙子(曹爽的父亲是曹真的养子),而得到了顾命大臣的位子。开始的时候,魏明帝是想让曹宇来做托孤大臣的,只是曹宇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而竭力推辞。才轮上了曹爽的。

曹爽和司马懿的平衡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人来到了曹爽身边。这些人在明帝时期,虽有才名,却不受重用。明帝讨厌他们的浮华。他们想要急切地谋求富贵,不约而同地攀上了曹爽。曹爽也是爱附庸风雅的人,整日和他们混在一起。日子久了,关系亲密了。这些人就开始出鬼点子,怂恿曹爽排挤司马懿。曹爽于是升司马懿为太傅。表面上是升了,暗地里却解除了他的兵权。也就是说,司马懿的那三千个兵被曹爽吞并了。司马懿很郁闷,称病回家休养。

司马懿回家后,曹爽得意忘形。把先帝的才人们弄过来歌舞,出入用皇帝的仪仗。何晏等人都加官进爵。曹爽的弟弟曹羲曾提醒过曹爽,但曹爽置若罔闻,依然与何晏等纵酒狂欢。"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郭太后可能有些不满,曹爽竟然迁太后于永宁宫。把她与皇帝隔开。

曹爽还是有些不放心司马懿,时不时地派人过去看看。司马懿当然明白曹爽的心思。李胜来了,他就装着极为虚弱的样子,手脚颤颤巍巍,口角流涎,语言含混不清。有人佩服司马懿的演技。其实这演技不用多高。古人七十已经是很罕见了,活得健壮的更少。司马懿同样到了风烛残年,稍微演一下就像。曹爽缺心眼,竟被这样低级的演技蒙住了。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司马懿无路可退。他不是为自己,他要为他的司马家族谋得立足之地。他不可能一直隐忍下去,他的生命也快要耗尽。机会终于来了。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

这个变故太突然了,司马懿手上的兵权被剥夺,他哪里来的兵占据武库呢?原来他还有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他们当时是散骑常侍和中卫军统领。《晋书》记载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这个记载让人云里雾里。在曹爽的严密监视下,要秘密训练三千杀手谈何容易。古代通讯极为落后(飞鸽传书是很难做到的),要在短时间内集结三千人又怎么可能?除非这三千死士就藏在洛阳城中。如果真在洛阳城中隐藏那么久的时间又怎能不暴露?但是没有这三千死士,司马师兄弟手上的兵又太少了点。还有曹爽兄弟的大营轻易就被高柔和王观接管了,没有任何骚动,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这就不得不说说郭太后了。郭太后原本和皇帝在一起,很可能参政。被曹爽逼到永宁宫,坐冷板凳,她肯定很生气,所以司马懿起事的时候,她就想一泄心头之恨,竟然原意写诏令。众史官都认为是被司马懿逼的,新版的《三国演义》也是这么拍的。但是,当时司马懿真要这么做,那就是大逆不道,高柔和王观那些大臣未必会支持他。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没有发表反对意见。难道那个时候的忠臣都死绝了?这就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他做通了郭太后的思想工作,强占了道义的高地。其次他把主要矛头集中在曹爽身上,不涉及其他。曹爽的罪行,天下皆知,朝廷上下都认为此贼必除(他得罪的人也太多了)。军队中也没有人愿意为曹爽出头。只有一个大司农桓范,还是在他儿子的劝说下,才投奔曹爽。

桓范来到曹爽身边,给他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对曹爽有利,司马懿不堪一击。因为曹爽一有政治上的优势(皇帝就是最好的旗帜),二有后勤补给(桓范带来大印,可以调动天下粮草》。三有退守的根据地(魏故都许昌)。以皇帝的名义下令天下勤王,应者云集。但奇怪的是曹爽想了一夜,最后竟决定投降。气得桓范大骂他是曹真的不肖子孙。

曹爽为什么这么窝囊?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窝囊之人。出身皇室贵胄,从来没经过什么风雨。他能做到辅政大臣,实在是当时无人可用。唯一有点才能的曹宇,又不肯为国出力。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司马懿毕恭毕敬,把他当父亲对待。一是慑于司马的"鹰视狼顾"之威,二是司马懿已历三朝,有抗蜀破吴平辽东之功,在朝堂上的威望达到顶峰。三是司马家族本是望族,枝繁叶茂。如果能这样持续下去,是不会出现什么变故的。但这时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书生来到了曹爽身边,他们只知谈玄论道,搬弄是非。在他们的鼓动下,曹爽骤然认为自己是不世之才,要争不世之功。连天子的仪仗也用上了,狂妄不可一世。天下之人是敢怒不敢言。司马懿看准了他的外强中干,才会冒险下手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判断是对的。洛阳的消息传到高平陵,没有人情绪激昂,高呼杀贼的。连少帝曹芳也没有表示愤怒。

说到曹芳,也真是无语,八岁登基,至今也有十年,一个十八岁的皇帝,在这场政变中竟然无动于衷。他是傻子吗?曹爽有能力控制他吗?他若有半点脾气,下诏讨贼,司马懿必败无疑。曹爽事先瞒着他,后来决定投降的时候,曹爽已经把详细情况汇报了。曹芳除了同意曹爽罢职以外,连感叹也没有一句。曹操的英雄之气到了他这里就随风消逝了。

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佩服司马懿的读心术了。他不但读懂了郭太后和曹芳的心理,他还读透了曹爽的心理,并且预知了当时所有人的心理。唯一忽略的是大司农桓范,他没有想到桓范会死磕到底。虽是百密一疏,但没有影响大局。司马懿没有一兵一卒,而能瞬间夺取所有的权力,他运用的就是心术。读透人心的政客有多么可怕,看看高平陵之变就明白了。

"鹰视狼顾"的真正险诈之处是心术啊。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0791.html

和古人谈心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