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同样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日期:2021-05-14 09:22:45作者:朝文社老张图片:未知人气:+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南门太守

《孙子兵法》把地形分为九种,“死地”是其中一种,指的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地形,曹操进一步指出其特征:“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则有碍。”进退不得的情况下只有死战,面对劣势且十分危急的情况,不给自己留退路,主动将自己置于死地,往往会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历史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著名战例有很多,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都很有名。然而,这种战术不能轻易使用,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收到效果。汉末三国时期,在这方面有不少失败的例子,马谡失街亭算是一个,在强敌面前,将人马带到山上,属于“进则不得,退则有碍”的死地,原本想在死地找出一条生路,却被困死。

马谡的失败其实还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兵法的失败,而是马谡控制力、执行力以及指挥经验不足造成的,韩信敢背水一战,与刘邦筑坛拜将有很大关系,马谡缺乏韩信的权威,加上实战经验不足,这才造成了失败。除此马谡外,曹操的濮阳之战、公孙瓒不救部下也很典型。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兖州牧曹操由兖州南下攻打徐州牧陶谦,负责留守的陈宫趁机劝陈留郡太守张邈发动叛乱,张邈等人迎请吕布来当兖州牧。吕布到达兖州后迅速占据了黄河边上的战略要地濮阳,兖州刺史部所属郡县一同响应。

曹操在前线听到消息,无心恋战,急速回师。曹操回师兖州,按理应先去救援兖州的大本营鄄城,但曹操直接冲着濮阳而来,到达濮阳城外即马上攻城。曹操这时心里挺着急,大概想尽快结束战斗,所以从各个方向发起猛攻,吕布指挥将士在城上万箭齐发,曹军死伤惨重,但曹军攻势不减,这让吕布看出曹操急于结束战斗的心理,觉得可以施上一计。

入夜,战场一片死寂。几个黑影顺着城墙上的绳子爬下来,他们悄悄摸向曹军大营。他们的行迹被曹军巡夜士兵发现,被抓了起来。但这几个人并不慌张,要求直接面见曹操。曹操当夜即召见了他们,这几个人说他们是濮阳城中田氏家族成员,愿作曹军内应。田氏是濮阳首户,拥有大量庄园田产,佃户奴婢成百上千。这些人向曹操解释说吕布来到濮阳,把他们的财产粮食都征为军用,又强征他们的奴仆从军,引发他们强烈不满,所以愿意助曹操攻破吕贼,将其赶出濮阳。这些人还说,吕布或死或逃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他们只求发还所征财物以及奴仆就行。

这些话曹操未必全信,但曹操太急于拿下濮阳了,他现在眼睛盯着濮阳,心里惦记的还是鄄城,濮阳如果陷于焦着,鄄城必将不保。所以,就连生性稳重的曹操也做出了一个冒险决定,他想抓住这个机会试一试,于是双方约定了动手的时间和暗号。次日夜里,濮阳城南面城墙上突然燃起火堆,城外的曹军见到信号,纷纷从营中杀出。在城头上观察情况的吕布知道曹操中计,于是令人把濮阳城南门打开,曹军像潮水一样涌入城中。

曹军杀进城,他们不忙着杀人,却干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放火。曹军带着引火之物,一杀进城门,即在城门处放起一堆大火,顿时火光冲天。这把火是曹操下令放的,曹操为什么要放这把火呢?《献帝春秋》解释:“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曹操的用意与破釜沉舟相同,意思是激励将士们死战,不给自己留退路。

曹操本人就在冲进城的曹军中,他们很快遭到了吕布的埋伏,濮阳城内瞬时成为战场。曹操大概发现上当了,于是折返回来,双方在南城门附近展开激战。这一仗打得很激烈,曹军进来的都是骑兵,在巷战中没有优势,吕布早有准备,手下将士们的弓弩更为实用。曹军被射伤无数,但他们作战异常顽强,尤其是中间簇拥着的一队人马,虽然处于劣势仍猛冲猛杀,转眼就到了南门附近。

城门处,曹军自己放的火此时仍烈焰升腾,一片火海。曹军将士杀到此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奋不顾身地冲进了火海。有人顿时身上被烧着了,有的战马受惊,四处乱窜。曹操带头冲进火中,结果被烧伤了左掌,并且从马上掉了下来,《三国志》记载:“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危急之中,曹操手下一个名叫楼异的司马把曹操扶到马上,曹操这才幸免于难。曹操的部将夏侯惇也冲进城中,被射瞎一只眼,军中从此送他一个“盲夏侯”的外号。

曹操与吕布之间的这场濮阳之战,最终还是以曹操的胜利而结束了。由于后面的战略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吕布,吕布在兖州呆不下去,最终只得撤出濮阳。不过,在濮阳争夺战的开始阶段,曹操却没有占上风,尤其偷袭濮阳的行动中了吕布的计谋,曹军损失很大,曹操本人几乎死在城中,对曹操来说,这是一次军事上的败笔。

在偷袭濮阳的作战中,曹操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濮阳对于曹操来说太重要了,拿下濮阳,解决了吕布,兖州之乱就平息了一大半,所以曹操太想一战而成了,正因为心太急,这才上了当。不过,曹操率领人马进城时还没有发现上当,他是抱着“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进的城,所以在城门处放火,自断退路。《孙子兵法》说:“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平时战斗力或许一般,但得知自己没有别的退路时,人的潜能会进一步爆发出来,曹操认为这就是“必死之计”。

这次偷袭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也不是曹操采取的“必死之计”,而是曹操在没有详细考察的情况下轻易冒险。假如田氏的投诚是真的,吕布在城中并没有防备,那么曹操进城之初下令放火烧城门的做法就是可取的。敌我双方力量接近,“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一刻谁更能激发出身上的血性与勇力,谁就能占据上风,也许平时势均力敌,但这时就会略胜一畴,就是这胜出的一点点,就能决定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如果曹操将濮阳一举拿下,他放火烧城门的举动也许会与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一样成为“必死之计”的另一个经典。

所以,“置之死地”能不能“后生”,不仅取决于计策本身,还要看条件和环境。《汉末英雄记》记载,公孙瓒手下将领被敌人围困,向公孙瓒求援,但公孙瓒不出兵相救,理由是:“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能救故意不救,理由竟然是如果救了这一个,以后将领们再遇到类似情况就有了依赖心理,就不会死战,所以不去救,公孙瓒自以为他这样做以后大家肯定会奋力自救。公孙瓒的说法貌似有理,似乎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理论的运用,但他这是对兵法的误解与误用。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目的不是寻“死”,而是求“生”,至少是激发“生”的希望。在极端劣势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发挥都无法“生”,这时就不能乱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该撤退的要及时撤退,该求援的要及时求援,眼铮铮看着部下去送死,这样的统帅得不到大家的拥戴。

人都有求生本能,在生死考验面前有人选择玉石俱焚,也有人选择投降以求活命。《三国志》记载,在袁绍发起的潞河之战中公孙瓒不发救兵,坐视渔阳郡太守邹丹被杀,这一事件提醒了公孙瓒属下的其他将领:危急关头看来还得自谋出路。后来袁军北上,公孙瓒手下的将士们想到“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袁绍攻破,还有一部分则杀了不愿投降的人,之后投降了袁绍。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三国志》《汉末英雄记》《献帝春秋》

《清平乐》的背景年代里,辽国都干了些啥?

唐朝最“短命”的考试,曾风靡一时,为何最终消失在历史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1720.html

朝文社老张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