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无私奉献的精神(——陶行知无私的奉献精神)

日期:2021-05-16 22:53:49作者:略有茶意图片:未知人气:+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的教育寻求新的道路。他师从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获得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博士学位,推行平民教育,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他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诞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原名文濬,是安徽徽州普通农家子弟,父亲初识文墨,思想开明,对子女教育十分用心。少年陶行知读了几年私塾,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陶行知办学,非常强调“精神”,不管条件如何窘迫,任务如何艰巨,精神都不松懈,更不丢弃。他说:“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精神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精神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陶行知办教育总是竭尽全力,贡献所有,从不谋一点私利。他舍弃当官发财的机会,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常常倾囊办学,甚至卖字、卖文、买讲。当他十分窘迫的时候,如果袋中有一毛钱他也会拿来办教育。

1934年8月,陶行知在《生活教育》杂志上刊登《再度卖艺广告》:“卖字,每张拾元。卖讲,每讲二十元(外埠一天来回加倍,旅费在内)。卖文,每篇二十元,以小品文、儿歌为限,长篇另议。”留洋博士为教育卖艺彰显的是一种为教育、为儿童春蚕吐丝的奉献精神,以及艰难时局下一位独立的教育家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

陶行知卖艺办学让人为之动容。当下,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批批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在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下发通知,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补课,办校外培训机构。一些教师违规开设辅导班,家长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但这样的违规行为却屡禁不止,真是利欲熏心。

教育是伟大的利民工程,不应当掺杂一丝铜臭味。像陶行知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才是教育的初心。严守教育初心,敢担教育使命,无私地为教育作出贡献才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民教师。教师承担着对祖国未来建设者、接班人的培养任务。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技能, 而且要有奉献精神。我认为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处处无私奉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我们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只有付出不图回报。

教师提高师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师德就谈不上教书育人。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行为。

在工作中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真诚的善待每个学生,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理解和信任,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3495.html

略有茶意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