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邓稼先的颁奖词(邓稼先因核试验患直肠癌)

日期:2021-07-19 10:17:19作者:孤影潇湘图片:未知人气:+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罗布泊一生惊天动地的巨响,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从此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不慕名利,甘愿隐姓埋名为国奉献的科学家,如今这些人中最家喻户晓的当属邓稼先。

在今天提起邓稼先,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他是谁:两弹元勋,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拓者,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最大功臣。

然而在1964年,即便中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也绝不会有普通百姓听说过邓稼先这个名字。

邓稼先为了研究原子弹曾在大漠里隐姓埋名长达28年,在这期间甚至他的妻子徐鹿希都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关于邓稼先的事迹也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才被公开报道,人们才得以了解这个为了中国核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在安徽怀宁县出生。和当时绝大多数国人不同,邓稼先的家世显赫,是一个传承了数代的书香世家。早在清朝时他的先祖邓石如就是文坛泰斗,经学宿儒。

邓稼先出生时他的父亲邓以蛰时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其名气足以和朱光潜先生相媲美。家庭环境如此优越的邓稼先自然是从小就接受着最优越的教育,他年仅五岁就开始上私塾,《诗经》,《尔雅》等诗书更是从小就耳熟能详。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1937年七月七日,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掀开了日军全面侵华的序幕,也打碎了邓稼先生活的平静。

七七事变爆发后仅仅二十天,北平就被日军攻陷,日军为了庆祝他们如此快的拿下北平居然强迫市民举着太阳旗游行。

年轻气盛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在游行过程中他当众把手上的太阳旗撕碎扔到地上又狠狠的踩了几脚。邓稼先这近似疯狂的举动却让当时饱受屈辱的北平市民拍手称快,一时间众人纷纷反对举旗游行,日方见反抗呼声过高,恐怕不利于以后的治理,举旗游行这事也只好就此作罢。

这件事让不少人对这个年仅13岁的小伙子刮目相看,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开始担心起他的安全:日本绝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始作俑者很可能会被日军抓起来示威。

邓以蛰的好友在事发后就劝说他为了安全赶快把邓稼先送出北平。邓以蛰很清楚日军的残暴,在邓稼先当众撕毁太阳旗的第二天就送他去了昆明。

当时清华大学的教授大多都南迁到了昆明,其中不乏一些邓以蛰的老朋友,无奈之下邓以蛰只好委托他们暂时照顾邓稼先。

在邓稼先的姐姐带着他离开北平之前,邓以蛰曾对他深切叮嘱:“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要像我一样学文,你看现在,即便我再能说会道,日本的大炮不和你讲这些道理,现在我们的国家缺的就是先进的科学。”

七七事变后不到十个月时间,日军就攻陷了中国从南到北的大片土地,但凡日军经过之处必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民族的屈辱,国人的仇恨都被仍是少年的邓稼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亲眼目睹了日军如何靠着先进的机枪大炮侵略我国,再联想到自己离开北平时父亲的叮嘱,小小年纪的邓稼先就暗暗在心底立誓一定要以科学报效祖国。

1945年,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以日本的投降告终,而此时邓稼先也刚好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再次返回了北平。

由于在西南联大时他的成绩足够优秀,名气也不小,他刚到北平就被邀请去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助教,待遇很不错。

但邓稼先志不在此,他一直坚守着心中的信念立志要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为此他要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在北大邓稼先只待了两年,1947年他成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的名额,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寻求知识的道路。

经过慎重的考虑,邓稼先最终决定去理工水平较高的美国普渡大学深造。

1948年10月,邓稼先正式启程,临行前他对自己的好友杨振宁说:“将来国家建设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立马回来。”

邓稼先在普渡大学再次创造了奇迹。一般的硕博连读起码需要4-5年才能顺利毕业,但邓稼先自在普渡大学入学算起,到他完成博士的毕业论文仅用了22个月,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那时的他才26岁,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绰号:“娃娃博士”

他当时的导师对他在物理学上出色的表现赞叹不已:“假以时日你一定会成为我最自豪的学生,只要你安心在这里搞研究,未来有很大可能能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

正当邓稼先在美国的朋友们都在为他获得博士学位高兴时,他自己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他要回中国。他谢绝了导师的极力挽留以及开出的非常丰厚的条件,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的第九天就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1950年10月,邓稼先时隔两年再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他一到北京就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自己曾经的恩师王淦昌教授同他商量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经过王淦昌教授的推荐,邓稼先顺利的加入了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外界对我们虎视眈眈,中苏关系又开始恶化。为了巩固新中国的地位,中央政府决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

1958年秋天的一天,正在工作中的邓稼先被二机部副部长刘杰叫去了他的办公室。邓稼先一进门,刘杰就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问他:“咱们国家计划要放一个大炮仗,你愿不愿意来?”

之后刘杰又详细的给邓稼先讲述了国家准备研究制造原子弹的计划,并且一再强调这项工作要求是要严格保密的,参加的话就要做好从北京彻底销声匿迹的准备。

听了刘杰的话,邓稼先毫不犹豫的表示自己要参与计划。他觉得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先进知识终于有了它最大的用武之地,为此居然激动的连着几天都睡不着觉。

回到家后邓稼先向妻子许鹿希说明了自己要调动工作的事情,并且之后不能再照顾家里,就连通信恐怕也会很困难。

许鹿希和邓稼先相处多年,深知丈夫的一腔报国热血,她也隐隐猜到邓稼先是要完成一项国家的秘密工作,因此丝毫没有阻拦他的意思。

第二天邓稼先离开了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与此同时邓稼先的名字也从各种刊物,报纸上消失不见。

此后他的身影只出现在大漠戈壁的深处。

邓稼先在原子弹研究计划中担任我国最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主要负责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极其匮乏,之前一直是靠着苏联的专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但1959年后苏联单方面中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所有留中的苏联专家,这给我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究造成了很大阻碍。

邓稼先深感任务艰巨,压在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所以自从研究展开后他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了进去。没有实验场地,他就亲自带着人们搭建;没有高科技人才,他就带着一帮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日夜奋战,学习理论知识。

当时就连原子物理方面的资料也很匮乏,有很多书籍只有邓稼先自己有,并且大多都是英文书,他就亲自把书籍翻译后再印刷发给大家看。

他不仅带领着大家学习理论知识,还经常到大漠戈壁的试验场上亲自主导实验。他在罗布泊整整待了8年时间,当时的中国仍十分贫穷,即使在北京四周他们的科研条件也绝对称不上好,更别提在黄沙漫步的大漠。

8年间邓稼先不惧缺衣少食,冒着严寒酷暑亲自主导了多达15次核试验,也正是靠着大量的实验不断的收集数据,他才带领着团队慢慢解开了原子弹的神秘面纱。

1964年10月16日,邓稼先在实验室里签署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的文件,下午三点实验准时举行。

验证多年成果的一刻终于到来,邓稼先难掩心中的激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邓稼先亲眼看着那朵蘑菇云腾空出现,此时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们成功了。

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了海外的同时也带给了我国研究人员极大的信心。邓稼先并没有休息多长时间就与自己年轻时的好友于敏一起又投入到了氢弹的研究中。

仅仅两年后,中国的氢弹问世,再一次震惊海内外。此后邓稼先依旧没有从一线退下,而是选择了继续为中国研究核事业。

核试验向来都是伴随着很大的危险的,而邓稼先在工作上又主张亲力亲行,无论大小实验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多年间实验中也出现过不少失误,每次事故他都对自己的下属说:“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然后自己一个人冲进现场。邓稼先的身体也因此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辐射影响。

但真正导致邓稼先晚年重病的还是在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上。

那是一次氢弹的空投试验,氢弹从飞机上掷下却因为故障降落伞没有打开。

氢弹也并没有像预想的一样爆炸,而是直接摔碎在地上,碎成了很多碎片。

邓稼先心急如焚,迫切的想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氢弹刚一落地他就跑到了一块碎片前用双手把那枚弹片捧了起来仔细端详。

摔裂的氢弹弹片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会对人的身体产生非常的的危害。也正是这次邓稼先与弹片密切的接触导致他患上了直肠癌。

邓稼先在那天过后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很大变化,但他却不想放弃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依旧奋战在核研究的一线。之后邓稼先的身体越来越差,甚至几次在工作现场晕过去,无奈之下他只得从一线退下来。

邓稼先时隔多年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妻子许鹿希多年后再次见到丈夫竟然喜极而泣。但北大医学院毕业的许鹿希也第一眼就看出来丈夫的身体状况不对劲,她陪同着邓稼先去医院检查,但结果出来却让她难以接受。

邓稼先患上了直肠癌,而且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面对这样的结果邓稼先却只是淡然一笑:“我早就料到这一天会到来,只是没想到来到如此之快。“

邓稼先住进了医院却再也没有出来,他在医院一共待了363天,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是他的妻子许鹿希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

看着自己的丈夫如此痛苦自己空有一身医学知识却无能为力,没有人比她更能理解邓稼先的痛苦。

一年之中邓稼先先后动了五次手术,两次大手术,三次小手术。

在这一年里邓稼先的疼痛从未停止过,刚开始时用于止痛的杜冷丁还是每隔一天打一次,但到了后来他的病情愈发严重,疼痛让他难以忍受,止痛药不得已要每隔一个小时就注射一次,让他的全身都布满了针眼。

但即使在病痛的折磨下邓稼先依旧放不下工作,在住院期间他还常常忍着全身的疼痛不停的修改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的建议书。甚至在他弥留之际还牵挂着我国的核事业:“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到太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中国发展奉献了一生的科学家,在他去世前一个月才被人们熟知。1986年6月,邓稼先的病情急剧恶化,医院判断他已经时日无多,把邓稼先的病情报告递交给了中央。

中央认为稼先同志为了中国发展隐姓埋名了一辈子,在他走之前一定要让全中国都知道他的贡献。

中央对邓稼先解密的批准一经下发,第二天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都出现了邓稼先专版,无数国人被这个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所感动。更有多家媒体找到了他的妻子许鹿希询问邓稼先的情况。

媒体的每一次发问都让许鹿希的痛苦增添几分,她深知邓稼先已经时日无多。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突发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因抢救无效在北京病逝。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的至交好友,当时远在美国的杨振宁听到邓稼先去世的消息也是难掩心中的悲痛,给许鹿希发来了一封电报来表达自己对邓稼先的悼念。

邓稼先去世后并没有给子女和妻子留下什么,唯一的遗物就是当初他初遭核辐射时感觉身体异样,主动要求和赵敬璞拍的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本是由赵敬璞一直保管的,邓稼先去世后他就把照片交给了许鹿希。许鹿希初见照片时心中满是悲戚,但看着照片上丈夫的笑容,她就明白了丈夫在为国家工作时是快乐充实的。

1999年,党中央隆重表彰了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邓稼先也作为其中之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9年邓稼先再次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这段给邓稼先的颁奖词无疑是对他一生的写照。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68020.html

孤影潇湘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